敏感定期疑遇泰达条款债基删除清盘宏利开放坎
由于流动性和收益都被“宝宝们”比下去,泰达曾经如日中天的宏利定期开放债基(以下简称“定开债基”)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不仅是定期新发的不好卖,已经成立的开放坎删款基金也得千方百计避免出意外。泰达宏利基金公司(以下简称“泰达宏利”)近日的债基一则基金合同修改公告,就让定开债基这一尴尬浮出水面。疑遇
基金合同修改引猜想
4月4日,清盘泰达宏利宣布对旗下泰达宏利信用合利定期开放债基(以下简称“泰达信用合利”)的除敏终止条款进行修改——删除原第三项条款。
在其原有基金合同中,感条第三项条款内容是泰达“本基金前十大持有人持有超过90%以上的本基金净资产”。其余两项分别是宏利“若在开放期最后一日,本基金的定期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和“基金资产净值加上当日申购和基金转换中转入的基金份额对应的资产净值减去当日赎回和基金转换中转出的基金份额对应的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
根据原合同,开放坎删款一旦上述三项条款中任意一条发生,债基基金合同都将于次日终止并进行基金财产清算。疑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由于公告期恰逢该基金的首个开放申赎期,原计划4月16日结束开放申赎的该基金此时的公告不由得让人怀疑是否已经触及这一红线。
清盘警报似已拉响
“修改基金合同可能就是遇到这个问题。”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微博]指出。去年以来债基普遍收益不佳,遭遇到了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的大量赎回,机构投资者比例被动上升后不排除目前该基金触线的可能。
“该条款设立的原因之一应该是为了避免基金公司依靠个别大客户维系基金存续。”凯石工厂副总张剑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而机构投资者往往也是公募基金触及清盘线时的救兵。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该基金成立时,A类份额机构投资者占比55.18%,而B类份额则几乎都为个人投资者所持有。如果真的是公司在未雨绸缪,那意味着个人投资者中继续持有者寥寥。据基金2013年报信息显示,泰达信用合利AB类份额去年净值分别下跌1.5%和1.7%,大幅跑输业绩基准。
公司回应疑打太极
公募基金清盘向来并非易事。普通开放式基金触发清盘的条件通常是“连续60日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持有人数不满100人”。但由于随时可以申赎,只要中途有资金或持有人进出,则可化解清盘危机。因此,触及清盘红线的基金很多,但真正清盘的基金却从未有过。
然而按周期运作的定期开放式债基则不同。以其中最常见的一年期定开债基为例,自基金成立日起,每满一年开放一次申赎。一旦每期最后一个申赎日结束,该基金未来一年的规模和持有人数量就已经确定。因此,此类基金合同中约定,截至当日,一旦出现清盘条款中的任意一项,基金就会终止。
不过,对于为何删除第三条款,泰达宏利相关人士没有给出正面回答。只是在邮件中称:“信用合利目前确实有一些持有人赎回,但仍然维持了相当规模,远超5000万元的规模清盘红线。”“我们此次修改合同并无特立独行之处,目前新发的基金大多剔除了上述条款。”泰达宏利相关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做出如是表示。然而记者在查阅了近半年来成立的同类型基金合同后发现,“上述条款”几乎都赫然在列。
标签:持有人|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责任编辑:综合)
- 宿州市多举措做强做优“甜蜜产业”
- 宁夏石嘴山:“四个结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
- “春风行动”在广西,不误农时不负春
- 福建厦门:全方位保障定点隔离酒店食品安全
- 经营贷利率跌破3% 银行“卷起来了”
- 福建福州:加强医院食堂监管 发放31份监督意见书
- 浙江温州市场监管部门护航开学季
- 龙川:“精、调、改、替”,化肥减量增效实践分四步走
- 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稳定肉牛奶牛生产
- 安徽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0万户
- 查处商业混淆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获好评
- 216个上榜!最新一批“广东省卫生乡镇”出炉
-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未成年人“吃谷”谨防消费陷阱
- 广西市场监管系统首办“数字广西杯”市场主体数据分析大赛